流動性是高分子材料的一個重要物性加工參數,TPE也不例外。通常衡量流動性的一個物理名詞為熔融指數,簡稱熔指,字母簡稱MI,或MFR.熔指單位是g/10min。例如:一款TPE材料的熔指為3.5g/10min(5kg,190℃),意思是在190℃的熔融溫度下,熔指測試儀以5kg的壓力,測試10分鐘后,總共流下了3.5的流體量。顯然,熔指MI數值越大,代表TPE的流動性越好。那么影響TPE原料流動性的因素有哪些呢?接下來普特美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影響TPE原料流動性的因素如下:
溫度:溫度越高,流動性越好,但是溫度的影響沒有充油量的影響來得顯著,比如說,當充油量不多的時候,提高溫度,熔指的變化不是很明顯,特別是那些高分子量的SEBS。
分子量:分子量的高低一般是指SEBS分子量的高低,同等條件下,分子量越高,流動性越差,可充油量也就越多。
填料:填料(鈣粉,滑石粉等)總體來說是降低流動性,在配方中往往要加一些助劑來改善,在輕質,高強度的TPE中,可以考慮加入玻璃微珠,它對流動性的影響沒有那么大。
充油量:充油量越多,流動性越好,這個變化是非常的顯著。
選擇TPE材料時,多數情況下流動性不是特別重要的考慮,一般有經驗的工程師都可以根據客戶的產品模具設計及產品結構尺寸,給出一款大致流動性適合的TPE,再通過適當的調整注塑溫度和壓力等工藝參數,基本都可以讓生產加工變得容易。